照片-聖西奧多之柱(Colonne di San Todaro)
3、
一位羅馬軍團的希臘士兵,
因不拜偶像並燒毀異教神殿
致遭入獄火焚而殉教。
他是阿馬西亞的聖西奧多,
亦是騎士,軍隊的守護者,
在東正教世界備受禮敬。
3-1、
不待西羅馬帝國壽終正寢,
公元4世紀起,亞平寧半島已是
日耳曼諸蠻族刮油掠脂的俎上肉。
威尼斯人由難民、移民到居民的歷史
則大致藏伏在東羅馬帝國的翼卵之下。
聖西奧多-不管原初
係來自拜占庭的眷賜抑或分派,
皆順理成章地被形塑成
水城的主保聖人。
3-2、
公元6、7世紀之交,
東羅馬女皇伊琳娜正式稱「帝」,
長期欲爭奪教會首席的教皇,
趁隙將神聖羅馬封號加冕予查理大帝。
而當列強為宗教及世俗權利
針鋒相對地爭鬥時,
一個重商的共和國
於三足鼎立之際默爾茁壯。
3-3、
『這跟聖馬可與聖西奧多有何關連?』
彷彿是兒子
成年離家的心境,
你娓娓道來:
一方面亟欲擺脫掉
父親留下的影響烙印,
另方面又渴求新的標誌
驗證自我的獨立。
828年,總督密令
兩位威尼斯商賈將馬可的聖髑
隱匿於穆斯林惡穢的豕肉中,
由亞歷山卓港偷渡回國。
4年後原始的聖馬可教堂
在總督宮與老聖西奧多教堂間完竣。
歷經10、11世紀的重建與改造,
聖馬可教堂已與總督宮聯袂並轡,
而老聖西奧多教堂
卻悄然消失在歲月的涓流中⋯⋯
『所以,聖馬可便取代了聖西奧多?』
唔!沒錯!你同意地點頭:
在中世紀濃郁的宗教氛圍下,
憑籍一個各派尊奉的更高階的聖徒
充任城市的守護者,
勢必將躍升共和國的威望與地位,
精打細算的威尼斯人
很難擯棄如此
物超所值的好買賣。
照片-聖馬可教堂拱門上鑲嵌畫-偷渡馬可聖髑圖景
照片-聖馬可教堂拱門上鑲嵌畫-恭迎馬可聖髑圖景
3-4、
1172年,聖馬可之柱樹立於海洋之門,
1372年,廣場前又撐起聖西奧多之柱。
『為什麼讓西奧多重返榮耀,
即便只是個次要的主保聖者?』
你說:這得回溯至當初的語境⋯⋯
伊時,囊括泰半小亞細亞與巴爾幹的
奧斯曼人多次兵臨城下,
強拏之末的東羅馬
僅依靠首都天險負隅頑抗。
而上世紀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,
威尼斯的雜牌僱傭部隊
也早將拜占庭的累世財富刼掠一空。
此刻,共和國之於昔日帝國,
一如飛黃騰達的小夥計
待見窮途潦倒的前東家,
舊廳房固已四壁如洗,
惟正統的老招牌仍堪一用。
但⋯⋯你頓了頓繼續說:
那猶為文化的遠因,
真正的近因或許是:
海上王國遭遇強大的競爭對手,
當白底紅十字的聖喬治
作為熱那亞人揚帆破浪的國旗時,
水城迎回具有同樣屠龍騎士形象的
聖西奧多與之匹敵,
亦屬合乎常理之推斷。
3-5、
〖我是自由人,我是美國公民,
我是參議員,最後我才是民主黨員。〗
以上是美國前總統詹森的名言。
威尼斯人不作興
這麼理想高蹈的政治話術,
他們的諺語是:
〖先做威尼斯人,再做基督徒吧!〗
現實主義的意味很像
萬里外遠東某個小島的
住民常講的俗話:
〖先顧腹肚,擱顧佛祖!〗
聖馬可與聖西奧多
幾經迭興沉浮,
終於攀爬上紀念柱的頂端。
銅鑄的飛獅與石雕的騎士
恍若創世紀裡羅德的妻子
回首凝視著威尼斯
一場千古大戲⋯⋯定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