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-穆拉諾島(Murano)燈塔
照片-燈塔上的圖案
燈塔的聯想
1、
共和國時代,它是一座木塔,
點燃火炬,用鏡子映射出去。
若在夜間,乘船去威尼斯島,
你會先看見它,
曚昧之海的唯一光明。
2、
在白紙上,
以直尺劃一條線,
指稱遊客,
以圓規劃一個圓,
指稱遊子。
燈塔,則很適合
矗立在渡船碼頭旁,
鎮日看見遊客
去去來來;
鎮日守望遊子
離去歸來。
3、
目前的燈塔興建於
上世紀三十年代。
石造表面陽刻著
拙樸的聖殤圖。
你說:基督舊教的聖母跟
佛教女性化的觀世音似乎可相映參照!
大致皆緣於慈母形象的轉換。
而義大利語的『Mamma Mia』亦同於
中文的『我的媽呀』,
用來表達最強烈的吃驚與感嘆,
你打趣道:那或許正是
佛洛依德的戀母情結
最古典最深層的折射⋯⋯
照片-聖史蒂芬諾廣場前的玻璃裝置藝術(Campo Santo Stefano)
照片-玻璃藝術家西蒙尼・切尼達瑟(Simone Cenedese)作品
教堂前的玻璃裝置作品
就二氧化矽原料中,
加上碳酸鈉碳酸鉀以降低熔點,
再倒入適度氧化鈣避免溶於水,
接著,調配不同比例但量少的鈷,
使之由幽靈白、午夜藍、海軍藍、
皇家藍、矢車菊藍乃至亮鋼藍間參差變化,
最後,在融解與冷凝剎那
拉伸延展成一束束的芒尾。
(作品名稱為-慧星燦亮的聖誕之光,
坐落於聖史蒂芬諾教堂廣場,
是玻璃藝術家西蒙尼對故鄉的獻禮。)
你拍下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,
並察覺到它的突兀!
形式與色彩上的突兀。
一種與週遭懷舊氛圍的反差,
一種人造衞星殞落在
古老建築群裡的違和感。
它似乎更該置放在某個尚・努維爾或
札哈・哈蒂的現代建築前。
你蹙眉總結道。
『可是人們不也終究接受了
貝聿銘的金字塔屹立在羅浮宮前?』
你猶豫了半晌才聲稱:
但⋯⋯兩者間仍有差異。
金字塔具備極強的功能性-
即統合各別分館又改善相互動線。
再者,它也充滿象徵意涵-
是最古老文明宏大建築對
現世收藏文物質量最佳建築的參照與對比。
同時,它的透明性亦保證了
它只能讓舊有的羅浮宮輝映增色,
卻不會成為另一個搶戲的主角
(而這種種的觀點,是否仍屬偏見?
屬於一個喜好統一,秩序,均衡,和諧天秤座的偏見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