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-約翰・米萊(John Millais)的畫作-『歐菲莉亞』描繪莎劇『哈姆雷特』中行將溺水的女主角-摘自網路
照片-2014年電影『艾菲・格蕾』女主角俯瞰大運河的劇照-摘自網路
艾菲・格蕾的威尼斯
缺乏愛的包容,沒有性的滋潤,
在公婆清教徒式的家規壓抑下,
她的生命與畫中的『歐菲莉亞』重疊,
她是行將溺水之人⋯⋯
直至,她與丈夫約翰・拉斯金出門遠行,
由凝重滯固的倫敦郊區
來到流麗旖旎的威尼斯。
置換了場域亦仿佛喘了口氣,
在電影『艾菲・格蕾』裡,
她從魆黑的房間推開窗柵,
跨進陽台俯瞰著大運河,
讓亮晃晃的天光水色在她臉上放映。
『終究,上帝在關門之後,
為她打開另一扇窗!』
你未置可否卻
論及了水城的隱喻,你說:
它是一只具備複眼的蝶
偵測著週遭的光影溫度。
旅人懷抱快樂,
它便觀察到更多的快樂,
旅人背負不幸,
它便以倍數的不幸顯現。
無法改變本質,你悄悄地透露:
它只能加乘反應!
照片-皮薩尼莫瑞塔宮(Palazzo Pisani Moretta)
總督假面舞會
它有著
許多府邸都有的醬紅壁面,
它有著
許多豪宅都有的花瓣式窗櫺,
它有著
許多宮殿都得有的
大運河邊嶄露頭角的位置。
它的名字叫皮薩尼莫瑞塔。
在水城爭妍鬥艷的建築隊伍裡,
它並不出色卻
非常出名!
『因為⋯⋯一年一度舉辦的總督假面舞會嗎?』
沒錯!因為一年一度在世界範圍內
僅僅邀約四百位嘉賓的總督假面舞會,你說。
『所以,員額的稀少必將導致
名單取決於身分與階層?』
不!正確說法是設定條件篩選後,
只剩下某些身份與階層適合參加。
它與全球限量的概念並無二致,你試圖解釋著。
『但書上記載著:威尼斯的嘉年華
將彰顯出一種面具下
人人平等同歡的氣氛與意義,難道不是嗎?』
然而⋯⋯欲望絕非如此生成結構,
你不耐地回應:
欲望的對象容或比例不同,
欲望的經歷也許千奇百怪,
但欲望的程度唯獨一種:
你要的
最好別人沒有,
你要的是
極少數人才能擁有的!
照片-皮薩尼莫瑞塔宮舉辦的總督假面舞會(Il Ballo del Doge)-摘自網路